培文大讲堂第六期 | 深化交流谋发展 互鉴互学促提升
教研活动
水相荡而生涟漪,石相击而生灵光。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整体管理能力,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更好开展,为学生创造更优质的学习与成长环境,11月26日下午梧州市培文学校举办培文大讲堂第六期“学生管理经验交流会”活动论坛。校长助理何永春主持交流会,全体教职工参会。

校长王兴社致辞
各抒己见 精彩分享
参与交流会的老师轮流发言,分别介绍了自己在管理班级、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良好习惯和家校沟通等方面的一些实用做法,并与大家进行了深入探讨。

01
余莎莎
余莎莎老师是五年级(2)班班主任,她通过列举六位学生就读培文后进步成长的案例来进行管理经验分享。在余老师分享的案例中,有一位黄同学在没转来培文读书之前各方面很不理想,语数两科均分在35分左右;生活习惯不良,三餐不按时吃,经常吃零食;性格非常内向,兴趣爱好无。转来培文就读一年后,经过老师的悉心指导和鼓励,逐渐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和自信心,成绩稳步提升,在五年级上学期期中作业检测中,语数英三科提分明显,分别是76、76、93分;黄同学在校期间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性格也变得开朗活泼起来,兴趣爱好发展广泛,与同学、老师相处融洽。
余老师强调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性,她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需要教师根据他们的特点和需求来制定合适的教育方案。此外,余老师还提到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她定期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变化,确保学生在家庭和学校都能得到一致的教育和引导。通过这些生动的案例,余老师向在座的教师们展示了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爱心和智慧,有效地解决学生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02
杨霖
杨霖老师是二年级(1)班班主任,她列举了在管理学生中遇到的几个问题并对其进行实例解说和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杨老师指出,管理学生并没有一成不变的公式,每个情况都需要细致分析,力求改善与学生的交流途径。她倡导在与学生对话时保持平和与理解,认真聆听学生的意见,从而深入把握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对症下药,激励学生学会自我审视和相互尊重。

03
李泳钊
李泳钊老师是小学部教务主任,他以我也牵着“蜗牛”去散步为主题做教育案例分享,李老师表示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在教学时要发扬“慢工出细活”的匠人精神。还要给予班级里“小蜗牛”们特别的关怀。坚持用耐心和爱心倾听花开的声音,以理解和鼓励的方式激励孩子,从而真正的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精心呵护他们的成长。

04
刘松涛
刘松涛老师是初三(2)班班主任,他给大家分享了工作中的管理感悟,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勤”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条件;二、“严”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三、“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四、努力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五、团结好各科科任老师,协助科任老师管理好课堂,及时解决科任老师反应的问题;六、大力培养班干部。刘老师表示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班级如家的气氛,使学生形成爱班如家的思想,才能达到自己管理好班级的目的。

05
沈懿睿
沈懿睿老师是初二(2)班班主任,他从教师情怀、班干部培养、师生和家校关系、班级建设这四个方面进行分享。沈老师强调,情感教育是班级管理的核心,通过情感的投入,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展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度。同时,通过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为班级的和谐发展奠定基础。在处理师生、生生关系时,沈老师提倡平等、尊重和理解,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此外,家长沟通是确保教育一致性的重要环节,沈老师一直与家长保持紧密的联系,共同关注和支持学生的成长。

06
焦佳佳
焦佳佳老师是高一(3)班班主任,她表示规矩和目标意识是班级管理的基石,通过明确的班级规则和共同的目标,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态度。在沟通方面,她提倡使用积极的语言艺术,以鼓励和激励学生为主,避免负面批评,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面对问题,焦老师认为及时的解决是关键,她会迅速响应学生的需求和困难,确保问题不会积累和扩大。最后,她强调德育课程的重要性,通过德育课来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充满正能量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让学生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和价值追求,使学生每个阶段都有梦可追,每天都有计可循,当自己人生的主人。

07
张忠豪
张忠豪老师是高一(4)班班主任,他提到,虚心学习前辈的经验,不仅能够帮助自己快速成长,还能为学生带来更加成熟和全面的教育方法。在班级管理上,他实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策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事务中来,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张老师通过树立规则意识和实施德育积分制度,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纪律,激发学生积极性,努力学习。此外,张老师还非常重视家校沟通,他认为这是获得家长支持、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最后,他表示要以严慈相济的态度对待学生,既严格要求,又给予关爱,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帮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取得进步。
现场提问 互动交流






思想碰撞

黄涛副校长做总结发言,他说,七位老师从不同的维度把自己的工作经验进行分享:有的老师有非常详实的教育案例,很有说服力;有的老师则从宏观和中观的角度出发,对班级建设和管理进行整体的谋划;有的老师则在模仿借鉴其他老师的基础之上进行自我反思,创新使用,形成自己的管理风格。总而言之,老师们的分享让参会的老师们受益匪浅,颇有启发。黄副校长强调,管理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说它是技术,是因为它有章可循,有明确的管理对象,有明确的内容和标准,有相关的制度和各种可以利用的管理工具;说它是艺术,是因为管理工作具有随机应变的灵活性,学生的个性的丰富多彩,也为教育和管理的多样性和艺术性提供了各种可能,希望老师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活学活用,因材施教,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人成才。
他山之玉可以攻石,每一次的分享交流都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互鉴互学、共同进步的舞台。在这样的交流中,教师们不仅分享了成功的案例,也坦诚地讨论了面临的挑战和困难。通过这种坦率的对话,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教育的复杂性,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培文的教师们在这样的氛围中不断成长,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我们期待着在未来的日子里,培文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为社会输送更多有用之才。
往期精彩推荐

拍摄|宁春燕
编辑|宁春燕
二审|黄 涛